第二届中国智能肿瘤学大会在重庆召开:探讨人
封面新闻实习记者曹宇
使用手术机器人,肺部肿瘤可以切除到最近的毫米;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筛查、快速诊断肿瘤大小和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6月5日,第二届中国智慧肿瘤大会开幕式在重庆举行。本次会议是国内首个基于人工智能与肿瘤学交叉领域的大型学术科普论坛。内容涵盖人工智能辅助肿瘤筛查及早期诊疗、人工智能在重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人工智能等。推进智慧医院等方面建设。
会议现场
“人工智能可以在肿瘤预防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表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收集和分析数据,确定癌症的高发。人群,分析病理和测试数据,并提出进一步的检查意见。
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席赵平< /p>strong>
此外,利用人工智能读取图像,可以准确定位肉眼难以识别的病灶。以乳腺癌为例,在影像学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的乳腺癌亚型诊断准确率为99%;在乳腺癌病理图像分析上,深度学习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达到了专家级;在超声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乳腺病变的物理特征来识别良恶性结节。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波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可以显着提高筛查效率。肿瘤筛查。
重庆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徐波< /strong>
比如对于肺结节的筛查,优化后的人工智能软件在阅读判断效率上比影像医生更有优势。资深影像医生解读CT平均需要15分钟,而人工智能可能只需要10秒。
“人工智能还可用于预测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徐波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在肿瘤治疗策略上也有很多应用。一些较复杂的手术会因视野受限、手部颤抖等因素影响手术过程和结果。手术机器人的定位和操作更加精准,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伤口流血。
“人工智能相当于医生的另一只手和另一只眼睛,帮助医生更好、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可以提高早期筛查率,减轻经济负担,缩短治疗时间。诊断时间,改善就医体验。”徐博说。
同时,与会专家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会议还分析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学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和优先突破策略,人工智能技术在肿瘤影像和病理应用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智能肿瘤学等内容。作为人才培养机制的学习。
【如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举报。一经采用,将收取一定的报酬。举报材料关注微信:ihxdsb,QQ举报材料:]
文章来源:《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hfszlxzzzzs.cn/zonghexinwen/2021/0701/428.html